一滴茶油背后:政策、企业与农户的共富路
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合作社+基地”托底
过去,茶农种果愁三件事:没人收、压价狠、鲜果易烂。陈承茂曾天不亮上山采果,一斤2元卖给小贩还得自付运费;陈振财算过账,若果价低于2元,一亩500元的管护成本都收不回,零散户果子品质参差,企业也不敢收。
2023年,“尤K合作社+初加工基地”模式破解了难题:陈承茂兄弟牵头43户,整合2000亩茶林,对接新阳镇初加工基地;陈振财所在村30多户抱团,1400亩茶林接入梅仙镇基地。“现在采下的果子半小时就能送基地,当天烘干不烂果,九展兜底收,再也不用慌。”陈承茂说。

溢价10%的底气:品质、组织与品牌 2025年,九展农业宣布:对“尤K合作社”交售、经基地筛选的地理标志油茶果,市场价2元/斤基础上溢价10%,以2.2元/斤收购。这两毛钱的溢价,源于三重保障:加工保障,基地统一烘干(含水量≤12%)、筛除烂果,减少茶农损耗,降低企业预处理成本;组织保障,合作社按标准统一采收、交售,避免散户无序供货;品牌保障,地理标志加持,果子可追溯,企业愿为稳定品质买单。 算下来,陈承茂合作社年多增收16万元(户均3700元),陈振财合作社多增收11.2万元(户均超3500元)。“这不是恩惠,是好品质换的实惠。”陈振财说。 从“卖原料”到“产业链共富” 九展农业建初加工基地,不只是“就近处理原料”,更是为构建“基地-加工-研发”完整产业链。如今,基地当日收果当日处理,油茶籽直供深加工车间;企业还与高校合作,研发出药食同源茶油巧克力(加黄芪、丁香)、茶油纳米乳化奶(纳米技术提升吸收率),让茶油从“食用油”升级为高附加值健康品,反哺原料端需求。 目前,企业与“尤K合作社”试点“保底+分红”:保底价2元/斤收购,基地免处理费;终端产品利润超预期时,提取5%反哺合作社,用于基地设备更新和农户分红——这正是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利益共享模式。 尤溪示范:从“一县之变”到“全国赋能” 九展农业油茶产业尤溪示范基地的价值,不止于带动尤溪茶农增收。其探索的“地理标志+合作社+初加工基地+高值化研发”模式,正为全国油茶产业提供可复制的样本。 我国现有8000万亩油茶林,关联7000万茶农,多数仍面临“卖果难、附加值低”的问题。尤溪示范基地证明:通过企业牵头建标准、拓市场,合作社聚农户、保供应,初加工基地连起“田间”与“车间”,既能让茶农稳定增收、巩固脱贫成果,也能推动油茶产业从“卖原料”向“创品牌”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。 让好政策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 村口贴大字公告,写明“地理标志果溢价10%”“基地免运费”;广播方言播报,讲清“采果标准、交售流程、分红规则”;给合作社发结算清单,让每户都算得清“卖了多少斤、赚了多少钱”。 让农民看得见变化、算得清账、信得过政策,才能让更多人跟着“尤溪模式”,把油茶林种成“摇钱树”。 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合作社+基地”,从“2元”到“2.2元”,从“卖果难”到“产业链共富”,尤溪的茶油之变,是政策、企业、农户同向发力的结果。 这滴来自中国山的油,写着“尤溪油茶”的名,装着“产业兴农”的心。相信随着尤溪示范模式的推广,全国8000万亩油茶林将焕发更大生机,7000万茶农的“钱袋子”会更鼓,乡村振兴的道路会更宽。




关闭返回